袖扣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袖扣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典籍俱在昭善恶

发布时间:2020-07-13 11:49:41 阅读: 来源:袖扣厂家

从记录了“七七事变”的1937年7月9日《申报》,到抢先发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的1945年8月11日《大众日报》号外;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到东北抗联老战士的口述史料;从鲁迅、欧阳予倩、郭沫若等多位作家的手稿,到美国国家档案馆藏抗战老照片……日前,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不朽的长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献展”上,1500多件文献和400多张图片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翔实的史料带领人们重温抗战历史,特别是文化工作者在民族危亡时刻为保护中华文明火种所作出的不朽贡献。

以笔为枪发起号召

行至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手稿前,很多观众都驻足凝视。“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时隔80多年,这份写于1934年9月25日的手稿,墨迹依然清晰,观者默诵之,民族自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抗战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前线,还是在日机频繁轰炸的大后方;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还是在国统区或沦陷区,不同领域的文化工作者都在向炎黄子孙发出抗日救亡的号召。

距离鲁迅手稿不远,就是历史学家陈垣的《通鉴胡注表微》手稿。这部发表于1944年至1945年的史学名著,不仅有精深的文献考据、高超的史学见解,而且通过阐发元代胡三省为《资治通鉴》所作注解中隐含的爱国思想、亡国之痛与民族气节,抒发出学者本人深切的爱国之情。陈垣曾经这样回忆当时的写作情境:“我写胡注表微的时候,正当敌人统治着北京;人民在极端黑暗中过活,汉奸更依阿取容,助纣为虐,同人同学屡次遭受迫害,我自己更是时时受到威胁,精神异常痛苦,阅读胡注,体会了他当日的心情,慨叹彼此的遭遇,忍不住流泪,甚至痛哭。因此决心对胡三省的生平、处境,以及他为什么注通鉴和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自己的意志等,作了全面的研究,用三年时间写成《通鉴胡注表微》二十篇。”

“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民族、全方位、各条战线全面的抗战。此次展览中有关‘文化抗战’的内容,有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手稿,也有丰子恺的《战地漫画》、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等珍贵资料,展示了中国广大爱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文化界人士拿起笔做刀枪,以文学、艺术、电影、戏剧、漫画、音乐等文艺形式为武器,宣传抗日救亡,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认为,这些文献对于宣传普及抗战历史、振奋民族精神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抢救典籍 薪火相传

金代民间募集刻印的佛教大藏经《赵城金藏》是展览中为数不多的古籍。1933年,当这部书在山西赵城县被重新发现时,学界为之轰动。1942年春,日本政府派遣“东方文化考察团”进入赵城活动,意欲抢夺《赵城金藏》。为保证此书安全,当地僧人向八路军求助,太岳军区紧急将《赵城金藏》运出。在后来的反“扫荡”中,全部经卷装在包袱中,由马驮人背,跟随八路军在崇山峻岭中与日军周旋。抗战胜利后,交北方大学保管,1949年移交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这部珍贵古籍的曲折命运,成为中国人不惧外敌侵略、保存文化火种的生动见证。

而在日军铁蹄下的南方各地,许多藏书家已无力保存珍本秘籍,大量善本纷纷流散。展览中展出的藏书家郑振铎写给友人的信函,表达了他对文献外流的深切忧虑。郑振铎不仅竭尽个人财力,抢救保护珍贵典籍,还与张寿镛、何炳松、张元济、张凤举等爱国知识分子组成“文献保存同志会”,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共抢救古籍善本4000余部,邓邦述群碧楼、刘承干嘉业堂等著名藏书楼的全部或大部分珍本,因此避免了散佚外流的厄运。

“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掠夺焚毁中国的文物图书,拉拢汉奸成立傀儡政府,开展奴化教育,试图摧残我们的文化,瓦解我们的斗志,毁灭我们的精神。精神意志和思想文化领域,成为敌我角力的一个重要战场。八路军保护《赵城金藏》,‘文献保存同志会’抢购流散古籍,都展现了中国人在文化领域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顽强意志。”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说,“文献是历史的载体,图书馆则是文献的典藏所在,国家图书馆更承担着为整个国家、民族来保存历史记忆的重任。70年后的今天,仍有人妄图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但典籍俱在,翰墨犹存,善恶昭彰,永留史鉴。”(记者 杜羽)

辽阳工作服订制

榆林定做职业装

蚌埠工作服定制

恩施订做工作服